认知迭代整理(2023)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在工作的关注点仍然主要在组织和项目管理上。在过程中,我接触到一些相关的管理工具,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并对其适用性和使用方式进行了一些思考:例如,这些管理工具能否适用于更一般场合,例如对个人的进展进行跟踪记录呢?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针对OKR这一工具,对过去一段时间的使用经验和思考进行总结,供后续参考。

下面的讨论将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我将简要介绍OKR工具的基本框架和应用方法。其次,我将分享一些个人的应用心得和理解。最后,我将对该工具的局限性进行讨论。

基本框架

OKR是一种用来对常规工作进行进度计划和回顾的管理工具。其中,O即objective,代表宏观层面的目标;而KR即key results,代表微观层面的执行路径和评价指标。OKR工具的应用大致包括以下几步:

  1. 目标O的设计:根据组织、个人的状态和效用偏好,识别核心目标和优先级。通常,目标个数会限制在一个较小的数量上(例如不超过3个),以促使设计者对不同尺度、不同维度下的潜在目标进行抽象归纳和排序筛选,从而总结出最重要的核心目标。例如,对于经济意义上的个人,其效用主要来源于消费,而消费水平又与各项收入的总和有关,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劳动(所得)-工作、资本(所得)-投资、以及消费-生活质量作为核心目标;然后,根据个人的劳动禀赋、资本积累和效用偏好情况,又可再对这些核心目标进行重新排序,例如对高资本积累群体来说,投资这一目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往往高于工作。
  2. 关键指标KR的设计:然后,针对每个目标,设置数个(通常不超过3个)可执行的方向,并列出相应的可控评价指标。在上面的例子中,对于工作这一目标,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工资收入作为关键指标;而对于投资,我们可以使用投资回报率作为关键指标。需要注意的是,该步骤并不如想象中直观,因为对于许多方向,找到一个合理的可控评价变量就像在计量经济学课题中挖掘工具变量一样困难:有些变量的大部分波动是不可控的(例如,使用收入水平作为工作的指标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形势的影响,不能完全体现个人能力),而有些变量又不能完全体现执行动作对核心目标的效果(例如,使用管理宽幅作为工作的指标无法捕捉技术深度上的进展)。
  3. 在完成O和KR的初步设计后,可根据需要与相关利益方分享设计成果,并根据反馈进行迭代。这一步骤的重要性在于,许多执行方向(特别是组织中的)的工作需要由多个团队共同完成,而通过OKR的校正与对齐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利益不一致和行为不协同的问题。例如,对于一个家庭的消费效用来说,在一定的预算下,个人消费与家庭整体消费(例如子女的教育投入)是存在冲突的,两者之间的平衡可以通过家庭中个体OKR的校正来实现,比如在个人消费效用KR上增加家庭消费效用的配对指标。
  4. 最后,在一个周期的结束,需要对OKR的达成情况进行回顾。回顾过程不仅需要关注指标的达成与否,还需要对其中的实现路径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O的重要度、O与KR的关联性、KR的可控性是否符合预期,从而为下一个周期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否则,这一管理工具就会回退成一种指标游戏。例如,在前述例子中,本周期投资回报率的达成是由外部环境因素主导的还是自身策略因素主导的?提升投资回报率是否是现阶段提升收入的核心执行路径?

应用心得

根据过去一段时间的实践经验,我个人认为OKR这种管理工具的主要作用首先在于提供了目标的锚,能够有效地使时间投入和行为方式锚定在所设置的核心目标和执行路径上。其次,明确的关键指标预期能够为各个阶段进度的评估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从而帮助核心目标进行调整迭代。最后,合理的关键指标变量设置能够有效地排除外部因素对进度的干扰,从而平抑了进度指标的波动和稳定了组织或个人的心态。

但在OKR工具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其设计还是一个存在大量主观决断的过程,不存在绝对的标准,往往需要依赖历史的实践经验来作出更好的取舍,并根据实际的执行情况进行快速迭代。这里我分享一些个人心得。

  1. 在KR指标的设计中,指标的预期水平可以设置得更保守来保证完成率,也可以设置得更激进来鼓励进取行为。个人认为,初始的预期水平可以偏激进一点,其好处一方面是对行为存在激励效果,另一方面是在于(经过对齐的)激进性可以提供一定的指标调整的灵活度:因为组织整体对于指标预期的完成难度有一定共识,因此当经过一段时间(例如在周期的中间)的探索,发现某些关键指标的达成存在不可控困难时,相应的调整会更容易获得认可。
  2. 由于主观性,OKR的设计总是不完美的,如果完全按照预设的数值目标开展工作,很容易陷入教条主义的困境。因此,我们虽然在一方面希望通过管理工具来实现执行方向的聚焦,但在另一方面也应保持挑战和突破工具限制的心态。具体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地说明OKR的设计已经不符合当前需求,就应灵活地进行调整。但相应地,调整所基于的相关分析和讨论最好有详细的文档记录,以供后续参考。

局限性

即使存在一定的灵活度,OKR的实践效果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目标和执行方向的可量化性。因此,OKR更适合用于流程性的项目管理,而不适合用于结果难以量化的项目管理。例如,对于方法论层面的学习理解和思考,我们难以使用OKR来确切地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积累新的认知,但可以使用OKR来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思考方向,比如论文的阅读、项目的实践、社会上的交流等等。

从应用对象的角度,OKR并不适合扁平型但规模较大的组织。这是由于在一定的O和KR的数量限制下,组织层级过少使得KR的承接和延展范围不足,无法满足组织内部个体的发展需求。而如果放松O和KR的数量限制,又会弱化这一机制对于核心目标的聚焦和对齐作用。因此,对于这类组织,OKR往往要与其他工具协同使用,例如在顶层规划中使用OKR进行核心目标对齐,但在具体执行层面采用其他方式,例如授权子团队(empowered team)的形式,来建立个体发展需求与核心目标之间的关联。